数量经济学博士点专业简介
数量经济学专业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该博士点设有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应用、宏观经济分析与控制、网络经济、博弈分析与机制设计理论、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电子商务的数量分析等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聚集了一批有相当学术造诣,并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本专业的特色是重视数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加强理论与实践、数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重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金融工程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数量经济学是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并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建立长期密切联系,聘请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乌家培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沈利生教授为我校数量经济学重点学科特聘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本专业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
本专业学制年限:3年。
培养目标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备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各种经济建模技术。毕业后适合从事经济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博士点专业简介
华侨大学企业管理学科创办于1985年,1992年入选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1995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立硕士点,2002年同时入选国务院侨办、福建省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聚集了一批有相当学术造诣,并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是叶民强教授,现学科队伍有正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此外,还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乌家培、苏东水、廖泉文、黄天中等教授为兼职博士生导师。
企业管理博士点设有企业管理博弈与激励理论、投融资与财务管理、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企业信息化、企业知识管理、华商管理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研究方向。本专业的特色是重视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已把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前沿理论、信息技术方法等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现代企业组织的制度安排、公司战略规划、公司运营及管理中涉及诸如协调博弈策略选择及制度激励设计、公司财务及投融资决策、现代管理理念、企业信息化技术运用等新问题的理论研究。同时也重视对我国企业理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的探索。
本专业学制年限:3年。
培养目标与要求:要求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具备现代管理理论与经济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实际决策与组织管理、领导与创新等技能,系统训练并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实证与规范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和管理创新技术方法。毕业后适合从事高校及经济管理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适于各种盈利与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与决策工作。
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专业介绍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在工业化、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珠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环渤海圈内的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区域经济初具规模,研究经济区域发展的战略、模式、途径、目标和经济区域内部结构矛盾、利益冲突、贸易摩擦,以及区域差距、变化的新格局,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在借鉴世界各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差异的经济影响及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以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
本专业现有教授两名,副教授六名。
本专业学制年限3年。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和一定的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专门人才。毕业后能从事区域经济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或实际经济部门的业务工作。
数量经济学硕士专业简介
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点设有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宏观经济调控与实践、微观经济分析与对策论、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微观经济分析等研究方向。本专业的特色是重视数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加强理论与实践、数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重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金融工程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数量经济学是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并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建立长期密切联系,聘请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乌家培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沈利生教授为我校数量经济学重点学科特聘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本专业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6名。
本专业学制年限:3年。
培养目标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备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各种经济建模技术。毕业后适合从事经济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工作。
金融学硕士专业简介
金融学硕士专业设有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与风险管理、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创新、国际金融等研究方向。本专业的特色是突出微观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加强数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重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现代经济理论在金融学的应用。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导1人,硕导5人,导师组成员都是年富力强的博士,都具有丰富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经验,且都取得了较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本专业学制年限:二年半。
培养目标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备现代经济学、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各种新型应用技术。毕业后适合从事金融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从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大型工商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与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硕士专业简介
华侨大学企业管理学科创办于1985年,1992年入选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1995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立硕士点,2002年入选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聚集了一批有相当学术造诣,并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现学科队伍有正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
企业管理硕士点设有市场营销、公司理财、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华商管理、电子商务等研究方向。本专业的特色是重视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突破,已把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前沿理论、信息技术方法等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现代企业组织的制度安排、公司战略规划、公司运营及管理中涉及诸如协调博弈策略选择及制度激励设计、公司财务及投融资决策、现代管理理念、企业信息化技术运用等新问题的理论研究。同时也重视对我国企业理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的探索。
本专业学制年限:3年。
培养目标与要求:要求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具备现代管理理论与经济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实际决策与组织管理、领导与创新等技能,系统训练并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实证与规范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和管理创新技术方法。毕业后适合从事高校及经济管理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适于各种盈利与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与决策工作。
技术经济与管理
本专业是将技术、经济与管理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有关部门投资规划论正与资源利用管理的理论基础。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技术经济评价与决策 (2)项目评价与管理 (3)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三个研究方向。本学科的学科及专业特色是:综合性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采用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等。
本学科教师与研究人员的力量雄厚,导师队伍各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目前的导师队伍拥有教师5人,副教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6人。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理论、方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宽知识面及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既能胜任宏观管理、微观运作,又能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较为熟悉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本专业的学制为3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专业介绍
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有规律及其应用。其综合运用现代数学、系统工程、行为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主要研究方向有:管理决策理论与评价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知识管理、ERP与电子商务等。
该专业要求熟练掌握较宽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必需的基础理论。了解祔发展的新形势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了解合理组织社会经济和生产经营过程、协调生产关系、调整管理体制和方针政策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将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系统应用于信息管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该专业现有正、副教授9人,博士6人,隶属经济管理学院。
学制三年。
该专业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实践的亲身参与、具体的课题研究,使学生牢固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方向领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能独立探索和协作研究管理问题,熟练地听说读写译一门以上的外语;具备良好的思维、表达、写作和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和从事高层次管理工作的能力。毕业的研究生面向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等。